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9-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意见》提出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针对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近年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整体上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但仍面临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教学内容不新、教学方式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难题。

    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我国学校都在开展,大中小幼不同学段都有各自的德育体系;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德育体系缺乏整体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德育目标基本一样,小学教过的内容,中学和大学还在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上的疲劳,影响教学效能。同时,德育教学针对性也不强,没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做到差异化教学。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学习的核心,尚未能有机融入到大中小幼德育体系中去,许多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没能及时有效转化为道德品质和行为。为此,《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德育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引领,但内容不是固定不变,必须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当前,学校德育教学和工作成效不佳,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倘若教师理想信念都不坚定,又如何引导学生去相信呢?同时,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缺乏深层次挖掘,继承做得也不够,特别是对我国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德育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吸收。为此,《意见》提出:一是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成效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日常工作中把德育教学和工作孤立开来,没能做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有人认为德育只是德育教师和党委书记、分管副校长、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事,其他课程教师主要是负责各自学科教学;同时方法上也比较陈旧、手段单一,有些是因为客观上班额太大,没法开展,还有些是教师不愿费精力、动心思采用新的方式方法,仍停留在以说教为主;另外,许多学校对德育教学重视不够,也很少动员家长力量和挖掘社会资源,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育。

    针对上述情况,《意见》提出:一是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建设。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四是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共同育人的格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意见》提出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助于破解学校德育中的发展困境和难题。政策出台是先导,思想重视是根本,抓好落实是关键,期待全社会都能真正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形成合力,共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切实提升德育工作成效。

    (作者姜朝晖,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